新聞來源:CSR@天下

生成式 AI 的爆發正全面重塑企業營運模式,從決策效率、客戶互動到數位服務創新,AI 已經走出實驗室,成為營收成長與敏捷創新的核心動能。然而,AI 要真正釋放潛力,前提是企業必須擁有一套高效、彈性且安全的數位基礎架構,來支撐這些應用的落地。F5 今年領先推出 Application Delivery and Security Platform(ADSP),正是為了協助企業突破轉型瓶頸,打造符合 AI 時代需求的 IT 環境。
F5 台灣區總經理林志方指出:「AI 時代對 CIO 來說既是契機也是壓力。如何兼顧創新動能與風險控管,是台灣企業最需要解決的核心課題。F5 透過 ADSP 平台,希望協助企業重新定義『效率』與『可控性』,在數位轉型中真正掌握競爭優勢。」
AI 與自動化的推力:效率革命正在發生
根據 F5 最新發布的《2025 年應用程式策略現況報告》(State of Application Strategy Report, SOAS),AI 已成為全球企業 IT 營運的共同焦點。報告顯示,99% 的受訪企業已經開始使用 AI 自動化至少一項任務,這意味著 AI 應用已不再是前瞻性的選擇,而是現在進行式。
更令人矚目的是,資料品質不再是最大障礙。2024 年時仍有 72% 的企業認為資料問題阻礙 AI 導入,但今年這個比例大幅下降至 48%,反映企業在數據策略與治理上的信心顯著提升。隨之而來的是 AI 應用場景的多元化,包括應用效能優化(72%)、成本最佳化(59%),以及透過自動化注入安全規則防堵零時差漏洞(59%)。
「這代表 AI 已經不只是『研發工具』,而是逐漸滲透到日常營運的骨幹。」林志方分析,「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企業嘗試透過 AI 自動化,讓 IT 營運能更快回應市場與安全威脅。」
瓶頸仍在:API 爆炸與人力缺口
雖然趨勢明確,但報告同時指出兩大挑戰:
- 60% 的企業仍深陷傳統手動流程,無法完全自動化。
- 54% 缺乏 AI 技術人力,使轉型進展受限。
- 58% 的受訪者認為 API 是最大痛點,由於 API 數量爆炸、語法與供應商不一致,導致整合成本與維運壓力急遽增加。
在台灣,這個問題尤其明顯。金融業必須快速串接內外部 API,卻又同時面臨法規與安全要求;製造業則需要在全球據點與多雲環境快速部署 AI 應用,但繁瑣的手動維運常造成延遲。
林志方指出:「很多 CIO 都跟我們分享,他們明白 AI 是未來,但卻被既有流程與 API 複雜性拖住腳步。這正是 F5 推出 ADSP 平台的原因,我們希望幫助企業徹底化解這個矛盾。」

F5 ADSP:以平台化思維解決 AI 時代痛點
F5 Application Delivery and Security Platform (ADSP),是業界最完整的應用交付與安全平台,提供跨雲端與本地環境的統一架構。它的四大核心優勢,正好回應了當前 CIO 的痛點:
- 為每個應用提供完整的交付:單一平台即可涵蓋負載平衡、流量管理、Web 與 API 安全,簡化管理流程。
- 為每個應用提供全面的安全性:將應用交付、安全、API保護、Bot管理等功能整合在單一平台上。無論應用部署在地端、雲端或邊緣,都能透過統一的平台簡化管理、強化安全保護AI應用,以應對脆弱環境中的新威脅。
- 可部署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:支援地端、虛擬化環境與雲端原生 SaaS,滿足企業混合多雲的運作需求。
- 跨越NetOps、SecOps和DevOps的AI維運:透過全生命週期自動化,減少維護成本,釋放團隊資源投入創新。
「ADSP 的核心價值,就是把過去分散的解決方案整合在單一平台中,讓企業不必再疲於奔命地處理 API 或人工維運問題。」林志方強調,「這樣一來,CIO 可以更專注在創新與營收成長,而不是陷入 IT 的泥沼。」
台灣產業的 AI 轉型觀察
在台灣,金融業與高科技製造業是最積極導入 ADSP 的兩大產業。金融機構除了追求用戶體驗,也必須同時滿足監管合規,因此他們對全生命週期安全與自動化的需求格外強烈。製造業則受全球供應鏈影響,需要跨地區、跨雲端快速部署應用,ADSP 的雲端中立特性,正好能解決痛點。
林志方觀察到,中小企業同樣開始關注平台化策略。「中小企業雖然規模較小,但也意識到如果持續依靠手動流程,未來在 AI 效率上會被大型企業拉開差距。這讓他們更積極評估如何透過平台化來簡化營運。」
以平台化策略迎接 AI 時代
AI 的到來,帶來的不只是新工具,而是一場效率革命。對 CIO 而言,挑戰在於如何在追求創新的同時,把安全與可控性納入考量。成功的關鍵在於:能否以正確的技術策略,擁抱變革,同時管控風險。F5相信,唯有以「平台化思維」來整合應用交付、安全與自動化流程,企業才能真正迎接AI所帶來的效率革命與競爭優勢。